close
如果你能預備自己的葬禮,你將會如何的佈置它呢?
是大肆宣楊? 還是低調進行?
這讓我想到前陣子有ㄧ本很流行的書: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這裡面就提到了主角如何的面對自己的死亡
接著在最近由同一位作者所寫的: "一點小信仰"則是提到主角要作者幫他寫祭文
我想這兩本書都在告訴我他們在面對他們的死亡時的態度 都是坦然的 不畏懼的
作者藉著與主角的對話,讓我們知道生死可以是坦然的 也或許是可以早些預備的 如果我們願意的話.
這次我回台的原因是參加一位親人的葬禮
我從來沒參加過如此安靜的葬禮,只有家人的儀式,相當的低調
這位親人的一生是成功的 他白手起家 卻能造福整個家族 甚至於在台灣的許多家庭
他的人生目標是: 能創造美好社會
整個的葬禮是隆重的 莊嚴的 也是悲傷的
覺得很可惜的是沒有人可以公開的對他訴說心裏的一些感謝
我為他來感謝神,因著他,我們許多人有現在的豐富及優渥的環境
當我們最後送他到辛亥路的葬儀社要進行火化之前
我們行了最後的告別禮,
有ㄧ位長者輕聲說了一句這樣的話: 不論貧或冨,最終要進入的地方卻是同一個洞口
有人可以是豐功偉業 有的人可以是無業遊民 也有的是有目標 也有的是過一天算一天來過完他的一生
而他選擇是將其一生奉獻給社會 造福社會 照顧他的家族
雖說是同一個洞口 但並不阻止他做他認為值得去做的
最後我還是要說那一句話: 阿公, 謝謝你!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