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和自己的對話  

早晨才讀了一會兒的愛默森選集,兩個字抓住了我的注意: 隔離. 現在的心情就是有這樣的感覺. 很想將自己與這個世界隔離開,沒有別人,甚至也沒有我. 這樣的心情並不是常有,通常就會拿起書本來將自己埋在那個裡面,希望藉此將自己麻痺ㄧ陣子,只陶醉在作者的世界裡.就好像我是那書中的主角,可是,現在卻讀到了這兩個字,讓我真得很想將自己的靈鎖起來,也將我的人放在ㄧ在空屋子裡. 暫時得不被發現. 只有此時刻的我有我的存在. 而這個我卻也不是全部的我,這個我因著某種的因素,正在與另一個我在掙扎著. ㄧ但,現在的我完全的順勢著現在的樣式,那今天的我,可能就要變成了隱形人了.

我其實不喜歡這樣的我,雖然我喜歡獨處,喜歡找時間與自己相處,也很享受那種唯我相處的時光,但認識我的人知道我是個喜歡熱鬧,喜歡與人相處,也是個屬於群體的人. 通常我會隔離,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因為我對周遭的人事物感到無力或想放棄的時候才會有這樣的隔離念頭. 或許這是許多人的處理方式?! 反正已經沒辦法了,乾脆就當個遁世者,有我沒我都一樣的!

但是我卻不允許這樣的遁形拖太久,我不容許自己待在洞穴中太久. 頂多幾個小時,我就告訴自己要跳出那個不是真正的我,真正的我還在另外一頭等著我重新出發. 也正巧的,讀到了艾默森選集的另外ㄧ段話,它是這樣寫的: "我不想掩藏我的ㄧ個希望-----我希望聽眾中每一個人都覺得內心的感召,覺得他應該丟開一切邪惡的習慣,怯懦與限制,應當站在自己的岡位上做一個自由的,有用的人,做ㄧ個改革者,一個造福的人群的人;不甘心像一個僕役或是間諜一樣在這世界裡溜過去,全靠他的機警和道歉來盡量來逃避坎坷---而要做一個勇敢正直的人,他必須找出或是闢出一條直路,通到世界上一切最好的東西那裏,不但自己正大光明地走了去,而且使一切跟隨他的人都易於正大光明的走了去,得到益處." .

光明之子,這讓我想到聖經對我們的形容是一個光明之子, 我們既然是光明之子,就不再是躲避,就不再是放棄,也沒有怯懦了. 雖然在這世界上或許有苦難,或許有挫折,也或許有想放棄的念頭,但神告訴我們,我們是那個行在光明中的人,愛默生也是個教徒,我相信他的信念也是從聖經中所領悟的. 因為神的原意就是要給我們豐盛的生活,勇敢不膽怯的心,還是一個願意造福人群的個體. 我知道那個還在死纏著我的隔離感仍然使勁的向我招手,但我要宣告:撒旦,退到我後面去吧! 你在我身上是沒有權勢的!然後,我要昂起頭,挺起胸向著前面的標竿直奔...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因花 的頭像
    因花

    因花的生活情事

    因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